要聞/影音市政/社福醫療/環衛交通/建設產業/財經消費/休閒人物/政治藝文/教育

蔡昌憲攜手「紅毯女神」瑪麗主持2022年高雄跨年晚會

2021-11-19  18:27
瀏覽數: 
蔡昌憲攜手「紅毯女神」瑪麗主持2022年高雄跨年晚會

▲高雄2022跨年晚會主持人敲定「全方位藝人」蔡昌憲主持。

Kaonews焦點新聞/報導

12月31日高雄市政府將打造史上最誇張跨年晚會,集結4金卡司與雙舞台設計,在跨年電視製播上創下最強里程碑!今(19)日由華視製播的「2022高雄跨年晚會高流舞台」率先宣布跨年晚會主持人名單,由「全方位藝人」蔡昌憲和「紅毯女神」瑪麗一同攜手主持。

擔任晚會主持的「全方位藝人」蔡昌憲直呼:「非常地興奮、開心!這是我第一次在高雄跨年,很榮幸能接下高流開幕後的首場跨年音樂盛事!」出道12年首次推出個人專輯<有閒>,也將在跨年晚會上獻唱新歌。他也表示高雄是一個非常熱情的城市,會準備符合高雄活潑、有朝氣的衣服來突顯出高雄的活力。「紅毯女神」瑪麗不僅曾多次擔任金曲獎、金鐘獎星光大道主持人,今年(2021年)更升格廣播電視金鐘獎典禮主持人,除了和新夥伴蔡昌憲首次搭擋主持她感受相當興奮外,最開心的就是能參與高流開幕後首次的跨年晚會,瑪麗透露說:「之前訪問曾在高流舉辦演唱會的盧廣仲,發現從規劃到和大家見面歷時了12年,現在整體園區落成,聽說還是最新的浪漫約會景點,同時身為主持人和遊客的我,非常期待去看夜晚高流建築的美!」

兩位主持人們也各自聊到對高雄的回憶,瑪麗表示她的阿嬤是高雄左營人,以前小時候都會回阿嬤家,過年時跟小孩們都會到各個鄰近的親戚家拜年吃飯,她說:「高雄對我而言,有著阿嬤永遠存在陪伴我的回憶。」曾擔任外景節目主持人的蔡昌憲則表示,過去來到高雄錄外景都感受到高雄人滿滿的熱情,透露自己很愛高雄一家在地的綠豆湯,幾乎是他每來必吃的美食,也很感謝高雄的朋友陪他吃遍高雄各地的美食。

藉由這次擔任高雄跨年主持人的機會,瑪麗很期待能夠品嘗到在地的美食,身為飛碟電台「哥哥妹妹有意思」節目主持人的她,也準備在電台節目中向觀眾募集高雄在地好吃、好玩的景點,準備在跨年主持行程空檔前往。蔡昌憲則回應道:「想趁跨年主持收工的時候品嘗高雄在地好吃的火鍋,也想趁這次好好欣賞高流和駁二的美,之前都在照片、影片看到,這次終於可以親眼見證了!」

兩位主持人也向民眾、粉絲們喊話,邀請大家一同來高雄跨年,瑪麗說:「經過了一段時間,大家終於又可以聚在一起感受歡樂的氣氛,當然要選在有好天氣的高雄,還可以來看看最新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,又有好聽的音樂,能不來嗎?」蔡昌憲呼籲道:「高雄的鄉親『有閒』都可以在跨年當天來高流走一走,高流開幕後第一次辦跨年,我第一次主持高雄跨年,我第一次發片,大家陪我一起初體驗,一起迎接2022!」

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甫在今年10月31日正式開幕,是2022台灣燈會雙主場之一,首次舉辦戶外跨年演出,以台灣燈會「會前會」之姿亮相,舞台效果搭配原有高流建築特色,加上環抱愛河灣絕佳夜景,絕對令觀眾大飽眼福,流連忘返。高流中心全區場域範圍高達12公頃,除了本次跨年演出的戶外「海風廣場」,還有醒目的產業社群空間「音浪塔」、複合型空間「珊瑚礁群」、獨立式展演空間「鯨魚堤岸」,以735公尺的海豚步道橫跨愛河灣,串連整個園區,背景視覺效果、堅強的主持人陣容及卡司,跨年當日將與位於蓬萊商港台的「蓬萊舞台」隔海互尬、同框比拼,不容錯過。

高流中心規劃至完工啟用歷時12年,斥資70億元,不僅是中央推動的大型公共建設,也是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應用場域。而發想本次高雄跨年雙舞台、雙製播的高雄市政府副市長史哲提醒,高流中心建築使用特殊的六角形構造及帷幕,平日晚間已經吸引眾多遊客前來,跨年場地「海風廣場」容納8,000人,空間有限,喜歡創作歌曲的粉絲可以提早卡位,演出預計晚間7點開始,當日人潮聚集較多將實施交通管制,車位難尋,建議民眾粉絲搭乘輕軌,至真愛碼頭站或大義站,步行約5分鐘前來,或搭至捷運鹽埕埔站步行約10分鐘。

「2022高雄跨年晚會高流舞台」由華視主頻、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同步播出;中華電信MOD及Hami Video,也將以多視角技術完整呈現跨年現場;串流平台由LINE TODAY LIVE官方帳號及Yahoo TV!也加入同步直播行列,滿足行動世代隨時隨地收看不受限,輕鬆觀看精采節目,再加上市府現有網路平台如高雄一百Facebook以及高雄市政府YouTube等,滿滿的直播大平台就是讓全國民眾都能突破地域限制,精準捕捉倒數感動時刻,相關播出細節也將陸續公布。

Copyright (c) since 2006 KAO News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

投稿中心 廣告刊登 聯繫我們
發佈消息為 Kaonews焦點新聞 版權所有,請勿任意轉載於任何媒體,歡迎投稿及連結。



首頁 要聞/影音市政/社福醫療/環衛交通/建設產業/財經消費/休閒人物/政治藝文/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