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onews焦點新聞/報導
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市政防疫會上表示,為日後微解封與醫療量能負載預做準備,將提升全市的PCR採檢能量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檢驗醫學部從5月15日全國三級警戒以來,PCR核酸檢測至7月10日已執行超過2萬7000件,為南臺灣檢驗量能最高的實驗室。
這群防疫幕後英雄終日與病毒展開時間競賽,疫情剛爆發時曾經一天檢驗近千件,加班到凌晨2、3點。曾有名疑似重症患者送醫不治,為確認是否染疫? 醫檢師熬夜加班進行檢驗,結果讓大家鬆了一口氣,家屬感動得落淚,讓他們可以好好幫至親處理後事,不用趕在24小時內火化遺體。
高醫檢驗醫學部主任張哲銘說,檢驗醫學部是臨床支援單位,也是後勤備援要角,雖然沒有直接接觸病人,但病毒檢驗過程仍有風險性,醫檢師無不小心翼翼穿戴好安全防護,謹守標準作業流程操作,現在部內配備有2台「高通量檢驗儀器」及POCT等快速診斷儀器,每天的工作量能可以承接超過千件,為南臺灣最重要的檢驗備援堡壘。
今年5月中旬,臺灣疫情突然飆高,全國進入三級警戒,各大醫院都在搶檢驗試劑,當時北部疫情嚴重檢驗試劑用量非常大,造成全臺一度缺貨,醫檢師追貨電話打到手軟,加上民眾諮詢、趕件急如星火,週末假日常加派人手,這群防疫幕後英雄從未喊苦,只為在最短時間內將報告送出,斬斷病毒傳播鍊。
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「校正回歸」那段期間,醫檢師承受很大的壓力,報告一筆一筆發,卻無法即時上傳,檢驗醫學部主管們經常下班了又趕回醫院盯報告,花了許多時間及人力,辛苦不為人知。另外自費民眾出境之PCR檢驗因剛開始是採人工處理,一旦發現檢驗報告不符登機的要求,半夜還得趕回醫院重新處理報告,讓已到機場的受檢者得以順利登機。
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陳柏志表示,新增快速檢驗儀器後,可針對COVID-19 PCR檢驗有效分流,急做報告從過去3-4小時縮減為30分鐘至1小時,可供臨床醫師快速鑑別診斷;這對於急性中風、急產婦或緊急手術等患者有極大幫助,臨床上更能把握時效。
為揪出新冠肺炎病毒,醫檢師早已練就一身功力,加上2線「高通量PCR檢驗儀器」日夜運轉,近期每天最高上千支檢體都沒有問題,從三級警戒以來PCR檢驗已經執行超過2萬7000件,包括屏東枋山專案。醫檢師王珠鳳組長及林書愷醫檢師都說,「雖然工作壓力倍增,但這是我們的使命,為了讓國人安心,再辛苦也值得!」檢驗醫學部同仁最感驕傲是,檢驗數量再龐大,他們都能在24小時內完成從沒有延誤過。
為了配合高市提升PCR採檢能量 為微解封與醫療量能負載預做準備,高醫積極提升檢驗能量,目前已經有2套高通量PCR,未來配合池化方法(Pooling)分析,可大幅提升檢驗能量和附加效應,能有效遏阻 Delta變異病毒株於醫療機構可能的潛在傳播風險,同時為日後的微解封與醫療量能負載預做準備,對於疫情的檢驗、監測、預判非常有幫助。
張哲銘部長說,「高醫建置的不只是醫院的備援,也是南台灣重要的堡壘!」對抗疫情沒有鬆懈的空間,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,不能有任何的缺口,期盼全民能落實防疫規定,做好個人衛生,就是對防疫人員最實質的肯定。